首页 > 文章详情

北京市社会治理调查报告(2024)

作者:
张李斌
出版日期:
2024年12月
报告页数:
35页
报告字数:
30961字
所属图书:
平安北京建设发展报告(2024)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健全社会治理体系是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核心板块。健全首都社会治理体系,完善首都社会治理新格局,是北京构建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关键内容。对北京市2024年社会治理情况开展评估,既可以识别此年度社会治理的全貌,也可以观测平安北京建设概况。科学设置党委领导治理,政府主导治理,人民团体、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参与社会治理,首都群防群治4项二级指标和12项三级指标,各项指标的评测综合使用网络检索数据、统计数据、问卷调查数据。结果表明,“社会治理”一级指标得分为91.52分,是自2020年以来的最高分;4项二级指标得分分别是100.00分、96.07分、81.49分、86.70分。研究发现,北京市社会治理存在一些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平安建设信息公开仍有短板、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参与社会治理作用有限、群防群治品牌和成果存在不对应性。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包括规范政府相关部门平安建设信息公开、全方位提升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参与社会组织效果、持续提高群防群治组织化程度和品牌效应。

关键词:

群防群治政府主导社会治理平安建设党委领导

作者简介:

张李斌:管理学博士,法学博士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首都社会安全研究基地研究部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治安学理论、社会治理与政策。兼任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公共安全战略专业委员会会员。2019年至今,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校级项目9项,参编著作8部,发表学术论文19篇,9篇咨询报告获采纳批示,获北京市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文章目录
指标设置及评估标准
  • (一)指标设置
  • (二)设置依据及评估标准
总体评估结果分析
  • (一)党委领导治理
  • (二)政府主导治理
  • (三)人民团体、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参与社会治理
  • (四)首都群防群治
指标评估结果分析
  • (一)是否建立党委领导责任制
  • (二)市委常委会会议是否讨论平安建设议题
  • (三)市政府在平安北京建设中的定位是否明确
  • (四)是否定期召开全市平安建设相关会议
  • (五)政府相关部门是否公开平安建设相关信息
  • (六)是否将平安建设纳入年度考核
  • (七)人民团体参与社会治理情况
  • (八)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情况
  • (九)企事业单位参与社会治理情况
  • (十)群防群治参与力量情况
  • (十一)群防群治品牌建设情况
  • (十二)群防群治成果
评估结论
  • (一)存在的问题
  • (二)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