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融入国家的地方性实践
作者:
张雨龙
出版日期:
2018年8月
报告页数:
58页
报告字数:
45927字
所属图书:
从边境理解国家:哈尼/阿卡人橡胶种植的人类学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08.317-374
张雨龙
摘要:
橡胶是在国家力量、市场经济和民族认同等共同作用下进入中国、老挝和缅甸三国交界地区的哈尼/阿卡人村寨的。橡胶种植是国家为促进边境地区民族经济发展而推行的具体经济政策,也是一种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维护边境稳定和国家边疆安全的策略。同时,种植橡胶是生活在边境地区的哈尼/阿卡人发展经济并融入各自国家的具体实践方式。
关键词:
融入国家
地方性实践
社会重构
文化调适
身份诉求
作者简介:
张雨龙:
男, 博士,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副教授, 主要从事民族经济与社会文化发展研究。
相关报告
“正常公民身份”的索求:2002年至2011年
论偏远渔村的空间转向与空间重构——以舟山市葫芦岛村为例
对乡村社会的文化治理研究结论的思考
清末民初珠江三角洲自梳女移民新加坡的文化调适研究
重构集体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路径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多元化的经济发展
种植多种经济作物
寻找其他生计方式
开展多方经济合作
第二节 社会重构与社会整合
村寨与国家合力重构“传统权威”
村寨整体性的强化
村寨与国家力量的整合
第三节 文化调适与文明进程
国家法律与传统陈规陋习
国家出场与民族文化展示
文化交流与学校教育
第四节 国民的权力与身份诉求
中国:增强村民自治意识
老挝:诉求族群平等身份
缅甸:寻求民族区域自治
第五节 认知与实践:边境、民族与国家
共同体的想象:对民族与国家认知的拓展
民族与国家关系的建构
边缘与中心关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