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19年精准脱贫人口“获得感”的指标测量——基于贵州L镇贫困村的调查分析

作者:
刘玉连 杨春香 周芳苓
出版日期:
2020年8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字数:
13031字
所属图书:
贵州社会发展报告(2020)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不仅成为衡量人们共享改革成果的评价标准,更成为检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本报告以笔者构建的“‘获得感’指标体系”为度量工具,以“专题问卷调查数据”为实证支撑,以“客观与主观维度相结合”为分析方法,通过精准脱贫人口“获得感”的调查分析,研判当前精准脱贫人口“获得感”的真实情况。研究表明,2019年被调查的精准脱贫人口的客观“获得感”指数得分为70.46分和主观“获得感”为72.68分,两者均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并整体上呈现客观测量与主观评价之间的一致性与统一性特征。从长远看,如何切实消除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提升中的“短板效应”“机制障碍”“代际差异”等多重困境,是精准脱贫人口“获得感”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所在,也是后扶贫时代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

指标体系精准扶贫获得感精准脱贫

作者简介:

刘玉连: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社会学、城市社会学。

杨春香: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政策与社会治理。

周芳苓: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三级);社会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贵州省省管专家,贵州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中国社会学会农村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贵州省社会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社会学、人口社会学。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15项、省领导圈示及其他各类课题20余项;独立出版学术专著2部;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科研成果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多项成果获得中央宣传部采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

文章目录
选题背景与资料来源
  • (一)选题背景
  • (二)资料来源
精准脱贫人口“获得感”程度的指标测量
  • (一)精准脱贫人口客观“获得感”程度的指标测量
  • (二)精准脱贫人口主观“获得感”程度的指标测量
  • (三)精准脱贫人口客观、主观“获得感”程度比较
·结语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