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农业经营方式变革背景下的乡村社会治理创新——基于D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调查
作者:
孙运宏
出版日期:
2018年7月
报告页数:
9页
报告字数:
7895字
所属图书:
当代中国田野观察(2017)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07.274-282
国务院参事室社会调查中心
摘要:
本文介绍农业经营方式的变革改变了乡村社会的结构,导致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冲击着乡村社会治理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给乡村社会治理带来了农业人才的回流、惠农资源的输入、村级组织的重塑、治理议题的更新等机遇。同时,乡村社会治理也面临着农业资源供给的失衡、乡村社会公共性的困境、群体分化与冲突的凸显、农业经营的短期行为等挑战。面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新形势,乡村社会治理创新应着力提升政府的农业治理能力,完善乡村公共事务参与机制,培育乡村社会的公共性,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乡村社会的利益联结机制。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农业经营方式
乡村社会治理
作者简介:
孙运宏:
博士,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办公室副主任,研究方向为社会治理与社会政策。
相关报告
山东农村专业化趋势与农业经营方式演变
生态移民后:国家与乡村社会的新秩序
电视传播与村民国家形象的建构及乡村社会治理——基于贵州、湖南、河南三省部分乡村的实地调查
村庄共同体与行政社会制衡下的乡村社会治理——以W县北关村一起强拆事件为例
推广“枫桥经验” 促进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
常住人口结构对乡村社会治理的影响分析——以昌平区X镇为例
2019~2020年人口流动背景下京郊农村地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问题与机制研究
2019年农牧渔生产与粮食安全舆情报告
推进小农经济再造
黑龙江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与农村就业扶贫问题研究
文章目录
·
引言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给乡村社会治理带来的机遇
1.农业人才的回流
2.村级组织的重塑
3.惠农资源的输入
4.治理议题的更新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给乡村社会治理带来的挑战
1.农业资源供给的失衡
2.乡村社会公共性的困境
3.群体分化与冲突的凸显
4.农业经营的短期行为
重构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
1.提升政府的农业治理能力
2.完善乡村公共事务参与机制
3.培育乡村社会的公共性
4.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乡村社会的利益联结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