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社会治理视角下嵌入新型牧区社区发展的多元主体联动机制研究——基于对东乌珠穆沁旗的田野调查

作者:
王云龙
出版日期:
2018年7月
报告页数:
10页
报告字数:
7200字
所属图书:
当代中国田野观察(2017)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介绍社会治理的根基在于人民,而人民的根基在于发展。因此,如今的农牧社区治理迫切需要培育产业组织。一方面,发展一批能够带动本地区致富的经济能人,提高经济精英的组织化程度,吸引部分长期在外的经济精英“回归”农村社区;另一方面,大力促进农牧社区民众自我发展的意识,摒弃原有的被动“跟着”政府走的路子,提高自主、自觉、创新发展的思想。对于各方治理主体而言,还要培育现代发展意识,树立基层政府及经济精英的责任意识和普通民众的市场意识,理智看待社会分化背景下农牧区阶层的变动,使二者的经济差距导致的心理隔阂能够消弭。
关键词:

新型牧区修缮古屋农牧社区治理

作者简介:

王云龙:内蒙古工业大学

文章目录
研究缘由及调研地个案的选取
  • (一)研究缘由
  • (二)牧区个案介绍
由领导与被领导到协同共治: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牧区社区事务的过程分析
  • (一)修缮古屋过程始末
  • (二)古屋修缮中多方主体协同合作的过程分析
多方主体的崛起与牧区权力的重构
  • (一)嘎查政府的发展
  • (二)社区治理精英和牧民的崛起
  • (三)多方主体的发展对牧区权力的重构
顺势背后的逆势:各方主体的内外困境
  • (一)组织化程度低造成的内部个体化弱势
  • (二)社区事务参与不足导致的边缘化的外部群体弱势
·兼论多方主体协同参与农牧社区社会治理的可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