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我国博物馆志愿服务与激励机制发展报告

作者:
陈雯鸶
出版日期:
2018年12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字数:
11239字
所属图书:
中国文化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18)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基于对五家博物馆志愿者团队的调研,本文对当前博物馆志愿者群体的特征,激励志愿者的手段和方法,以及志愿者的服务动机、需求和内外满意度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志愿者对博物馆的环境、培训、交流机会等内容满意度较高,对自身能力的提高和公益目标的达成也持肯定态度。当前博物馆的激励方式主要以“硬性激励方式”为主,这种方式帮助博物馆打造了一支专业、稳定、高效的志愿者队伍,与博物馆现今处于重视制度化、程序化的“强管理阶段”相适应,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从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和情感表达机制上进一步加强激励机制的建设。

关键词:

激励机制志愿服务博物馆

作者简介:

陈雯鸶:中国国家博物馆分馆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馆员,公共教育工作室志愿者管理工作负责人,从事博物馆公共教育、志愿服务等领域的研究与工作。

文章目录
·我国博物馆志愿服务发展总体状况和面临的问题
·研究设计与调查过程
博物馆文化志愿者的特征及其服务情况
  • (一)年龄分布
  • (二)性别分布
  • (三)职业分布
  • (四)学历分布
  • (五)收入分布
  • (六)志愿者服务时间
·志愿者服务动机分析
·志愿者服务需求分析
志愿者满意度分析
  • (一)外在满意度
  • (二)内在满意度调查
我国博物馆志愿者激励方式的特点与问题
  • (一)当前博物馆志愿者激励方式的特点
  • (二)目前志愿者激励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