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两型社会”建设的效应分析——以株洲市为例

作者:
罗黎平
出版日期:
2011年6月
报告页数:
8页
报告字数:
5935字
所属图书:
2011年湖南“两型社会”发展报告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株洲是我国“一五”时期新建的8个重点工业城市之一,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实现了由一个县属小镇向新兴重工业城市的跨越。2007年12月国家正式批复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都市圈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验区,株洲市充分利用这个历史机遇,确定了“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创新型生态宜居城市”的城市功能定位,提出了“把握一个核心、放活三大主体、实施四大策略”的“两型社会”建设总体思路,创新改革,有序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已经或即将给株洲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全面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效应分析“两型社会”建设株洲市

作者简介:

罗黎平:湖南茶陵人。现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区域经济与绿色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兼任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研究会秘书长、湖南省体育产业协会副主席、湖南省系统工程与管理学会常务理事等职。长期从事区域经济、区域发展战略、金融市场等领域的研究,先后出版著作6部,其中独著2部、合编3部,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红旗文稿》、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10多项。

文章目录
重化工业背景下的产业转型效应
  • (一)“两型”技术进步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 (二)“两型”产业政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两型社会”条件下的科技创新效应
  • (一)健全“两型”主导产业技术开发体系
  • (二)推动了循环经济科技创新
  • (三)加快“两型”产业关键技术攻关
“两型社会”目标下的环境治理效应
  • (一)加快了对湘江(株洲段)和清水塘地区污染综合治理
  • (二)加快了对城市生活污染与农村面污染的治理
  • (三)城市与产业品牌提升促进社会软环境改善
“两型社会”愿景下的文化重构效应
  • (一)构建“两型”价值观
  • (二)构建“两型”道德观
  • (三)构建“两型”行为观
“两型社会”建设下的公共治理效益
  • (一)政府管理理念的转变
  •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回归
  • (三)基础设施建设的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