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我国社区食品环境和中国儿童的膳食摄入——对我国公共健康政策的启示(2004~2012)

作者:
吴杨
出版日期:
2018年6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字数:
14303字
所属图书:
当代社会政策研究(十三)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过去的30年间,随着收入的增长、食品行业的发展和健康观念的转变,中国居民的饮食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乳、肉制品的消费增加了,种类也更为多样化。过去对与社区环境有关的风险因素的研究比较有限。本研究采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2004年到2011年的数据,通过回归分析研究社区食品环境(附近是否有西式快餐店、中餐馆、超市和农贸市场)对中国儿童膳食摄入(总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变化的影响。最终数据包括1515名6~17岁儿童和青少年。结果表明,我国学龄儿童摄入超标脂肪的比例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增加,从2004年的40.62%发展为2011年的54.86%,这在高收入和城市家庭儿童中尤为明显。居住社区附近(5公里内)有超市会增加儿童脂肪摄入超标的可能性(男孩:OR=2.45,95% CI:1.44-4.16;女孩:OR=2.53,95% CI:1.37-4.64)并降低男孩碳水化合物摄入超标的风险(OR=0.27,95% CI:0.13-0.56)。基于这些结果,我们建议制定相关政策来控制儿童摄入过高的脂肪,并关注超市对儿童膳食的影响。

关键词:

社区环境儿童膳食公共健康政策

作者简介:

吴杨: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讲师,主攻方向为医学社会学和公共健康。

文章目录
·引言
研究材料和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材料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伦理和审核
实验结果及分析
  • (一)2004~2011年中国儿童膳食的变化趋势和规律
  • (二)社区食品环境和儿童膳食的关系:横向研究
  • (三)社区食品环境和儿童膳食的关系:纵向研究
讨论
  • (一)总热量和宏量营养素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 (二)总热量和宏量营养素和社会人口学变量的关系
  • (三)食品环境对儿童膳食的影响
  • (四)对政策、干预和今后研究的建议
  • (五)研究优缺点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