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从湘阴经验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作者:
贠杰
出版日期:
2006年7月
报告页数:
7页
报告字数:
4893字
所属图书: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影响和制约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目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经济发展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社会状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这一基本国情并没有改变,如何解决和处理好“三农”问题,依然是摆在我们党和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近年来,为了寻求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全国各地都在进行积极探索,湘阴县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制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作者简介:

贠杰:北京大学公共行政学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行政管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项目首席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管理模拟实验室首席专家。兼任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中国政治学会理事。1998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主要从事行政管理和公共政策分析领域研究。出版著作有《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报告No.1》蓝皮书、《公共政策评估:理论与法》、《公共政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突发事件中的公共管理》等;发表论文有《有限政府论:思想渊源与现实诉求》、《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展与面临的挑战》、《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研究与应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基层民主建设》、《中国公共政策研究的现状分析》等。参与过《国务院工作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若干规定》等多部国家法律、法规草案的修订工作和地方性法规起草工作。研究成果多次获省部(院)级奖励。曾在英国、法国、奥地利、日本等国家进行访问研究和出席国际会议。

文章目录
·湘阴经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益探索和尝试
·湘阴“第一支书”制度 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的组织保证
·湘阴“第一书记”制度有待进一步深化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