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农村的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诸如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村级经济发展乏力、思想政治工作薄弱等问题比较突出。能否解决农村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直接影响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湖南省湘阴县委为了加快湘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突破口,从2002年12月开始在全县418个村实施了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制度。所谓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制度,就是湘阴县委从县乡机关选派有农村工作经验的党员干部到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为此,湘阴县委成立了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领导小组,下发了《中共湘阴县委关于选派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的实施意见》、《湘阴县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工作千分制考评细则》、《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工作规划、工作职责和工作纪律》等一系列文件,形成了由县委、“一支书”指导组(几个乡镇设一个指导组,全县设24个指导组)、指导员(每个乡镇设一名指导员)及村“一支书”组成的四层领导网络,并创办了《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制度工作简报》。县委要求“一支书”要完成好“五个一”工作任务,即“建强一个班子,发展一批党员,培育一批经济亮点,引进一个项目或一笔资金,确保一方稳定”,还要搞好防汛抗灾、水利建设、计划生育等中心工作。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制度的实施,加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维护了农村的和谐稳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欢迎与好评。2004年全县实现GDP57.2亿元,财政收入突破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58元,比2003年分别增长12.5%、42.8%、17.3%。笔者对湘阴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制度实施情况进行过多次跟踪调查,通过调查,我们深深地感到,湘阴县的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制度,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更是切实解决新形势下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