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东北地区的较高离婚率

作者:
李雨潼
出版日期:
2018年9月
报告页数:
21页
报告字数:
18011字
所属图书:
中国东北地区人口发展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婚姻,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社会制度,一直是社会学、人类学等社会学科的研究对象。人口婚姻状况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婚姻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其人口总体发展的态势,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人口的婚姻状况可分为未婚和已婚,进一步细分又可分为有配偶、丧偶和离婚。某一时期人口的婚姻构成反映的正是不同婚姻行为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随着社会的演进,婚姻也在悄然发生着变迁。一方面,婚姻的稳定性降低,离婚率大幅上升;另一方面,在适婚年龄的人群(特别是女性)中,已婚者所占的比例明显减少。这种现象在发达国家表现得尤其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问题。70259307

婚姻的形成是预期结婚收益与结婚成本相比较的结果,而离婚则是在离婚收益大于离婚成本的情况下出现的对婚姻的舍弃。这种收益和成本,不仅包括直接的经济收益和成本,还包括社会成本等。离婚是在夫妻双方生存期间,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律行为。离婚制度是一定社会有关解除婚姻关系的原则、条件和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和。70259308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离婚率不断上升。

关键词:

东北地区社会调查较高离婚率

作者简介:

李雨潼:1977年生,吉林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博士。现为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副教授,研究领域为人口经济学。近年来,出版专著《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研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如《基于出生队列的中国人口性别结构特征分析》《中国人口性别结构分析》《基于3E协调度分析的黑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研究》《东北地区离婚率特征分析及原因思考》《从抚养比变化看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东北地区能源消费格局下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选择》《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就业问题与对策分析》《唐朝至清朝东北地区人口迁移》《东北地区离婚率全国居首的原因分析》《“候鸟式”异地养老方式研究》;主持“‘候鸟’式异地养老问题研究”(2015ZZ046)、“人口城市化背景下的中国低碳经济研究”(2009JC056)和“吉林省人口性别结构研究”(404060310438)等项目。

文章目录
第一节 离婚率变化历程及现状
  • 离婚率纵向变化特征
  • 离婚率与其他地区的横向比较
第二节 较高离婚率形成的原因分析
  • 离婚率的提高,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
  • 低生育率导致区域内婚龄人口中独生子女比例更高
  • 东北地区城市化程度较高,女性受教育程度较高
  • 区域内的移民文化使离婚的外界阻力较小
  • 少数民族人口比例高,人口流动性较大
·第三节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