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寨围陈氏宗族的治理形态与实态
作者:
刘思
出版日期:
2018年10月
报告页数:
38页
报告字数:
37186字
所属图书:
中国农村调查(总第15卷·村庄类第14卷·华南区域第8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10.207-244
徐勇
邓大才
摘要:
本文从治理主体、治理内容、治理规则、治理方式来考察中寨围陈氏宗族在1949年以前的社会治理。
关键词:
社会治理
宗族治理
中寨围
陈氏宗族
作者简介:
刘思:
相关报告
中寨围陈氏宗族的经济形态与实态
福岭村陈氏宗族的治理形态与实态
杨家坊杨氏宗族的治理形态与实态
宗族治理形态和实态
中寨围的自然形态与实态
陈氏宗族的由来与发展
福岭村陈氏宗族的自然形态与实态
福岭村陈氏宗族的经济形态与实态
陈氏宗族的由来与发展
下镇村陈氏宗族的自然形态与实态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治理主体
族权与族权主体
家户治理主体:家长
社会权力主体:绅耆
国家权力主体
第二节 治理内容
族内公务
家内事务及其处决权
国家事务
第三节 治理规则
陈氏宗族祖训
族定家法
国法与宗族
第四节 治理方式
正面与反面教导
宗族对族人的激励方式
族内惩罚方式
·
第五节 中寨围治理变迁
第六节 中寨围治理实态
行政村村“两委”治理
陈氏宗族治理
治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