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关于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内涵思考

作者:
马晓玲
出版日期:
2016年7月
报告页数:
10页
报告字数:
8415字
所属图书:
民族理论探新集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了“民族互嵌式”社区,目前国内对此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首先阐述了“民族互嵌式”社区提出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接着用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从社区的民族构成、形成过程、治理模式和最终目标四个方面对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内涵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人口流动互嵌城市民族社区

作者简介:

马晓玲:马晓玲(1983~),回族,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师,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理论与政策2014级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民族理论与政策、公共政策分析。

文章目录
“民族互嵌式”社区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民族互嵌式”社区的提出是对民族工作“新常态”的解答
  • (二)“民族互嵌式”社区的提出由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国情所决定
  • (三)研究“民族互嵌式”社区有助于城市、社会的稳定发展,促进基层和谐的民族关系
  • (四)研究“民族互嵌式”社区将对城市多元文化的构建、少数民族迁移的适应做出回应
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内涵思考
  • (一)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的主体是多民族,包括少数民族嵌入汉民族、汉民族嵌入少数民族,各民族相互嵌入
  • (二)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形成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政府的引导可以发挥一定作用
  • (三)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的治理模式是政府、民间、市场三维框架下的参与式治理模式
  • (四)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的目标是通过社区各民族成员参与公共事务,最终实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