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新中国成立后的农会组织

作者:
许欣欣
出版日期:
2010年9月
报告页数:
41页
报告字数:
28824字
所属图书:
中国农民组织化与韩国经验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会组织的发展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民协会的重建与隐退时期;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60~70年代末作为阶级专政工具的贫下中农协会时期;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贫下中农协会向农民协会的转变与最终消亡时期;第四个阶段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重建农会舆论的复兴时期,同时,基层组建农会的各种尝试开始出现。
关键词:

新中国土地革命农会

作者简介:

许欣欣:女,北京市人。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1996~2007年,先后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杜克大学、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做访问学者,早期关注社会分层与流动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领域:社会结构变迁、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农村社会学。主要研究成果:《当代中国结构变迁与社会流动》(专著)、《中国城镇居民贫富差距演变趋势》(论文)、《从职业评价与择业取向看中国社会结构变迁》(论文)、《社会、市场、价值观:整体变迁的征兆》(论文)、《中国乡村建设与改造的案例研究》(研究报告)、《韩国农协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论文)。

文章目录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会组织的兴建与隐退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民协会的兴建与发展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民协会的主要活动
20世纪60年代后的贫下中农协会
  • (一)各地贫下中农协会的兴起与建立
  • (二)贫下中农协会的基本结构与相关规定
  • (三)贫下中农协会的主要活动
  • (四)贫下中农协会的基本特征
“文化大革命”之后贫下中农协会改组为农会(农民协会)的过程与消亡
  • (一)中共中央关于贫下中农协会改组为农民协会的意见
  • (二)湖北省将贫下中农协会改组为农会的试点工作
  • (三)“文化大革命”之后贫下中农协会与农会的最终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