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战后台湾农会变迁与政府之关系

作者:
林宝安
出版日期:
2008年11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4494字
所属图书:
两岸乡村治理比较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农会是台湾农村基层社会最重要的组织,自从在日据时期设立以来,已经有超过一世纪之久的历史。在这百年历史之中,农会组织在二条主轴上演进:一是“城市银行、乡村合作社”的双轨金融发展,二是农会多功能体制的形成与变迁。城乡金融分工的设计,始于日据时的殖民政府。中间经过不同阶段的挑战。最新的发展是农业金融法的通过,在体制上确立了台湾双轨金融体系。至于农会的角色与功能,特别是其同时兼具经济、政治、社会、金融与教育的多功能组织设计,以及在体制上扮演着农业行政辅助机能的半官方机构特性,则并非自农会出现以来的原始设计,而是台湾经历战争动员体制下的产物。之后,随着戒严、解严到民主化与自由化的过程,以及农会在战后本身相对自主性的发展,政府和农会二者关系产生变化。

关键词:

农会农会信用部双轨金融

作者简介:

林宝安:

文章目录
·战争动员体制下的农会
·威权时期 农会统合主义体制
·农会体制的改革与抗拒
·政党轮替与农会体制变革
·结论 两岸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