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地域空间、族群分布与文化分异——闽粤赣客家民居建筑比较研究

作者:
宋德剑
出版日期:
2014年12月
报告页数:
10页
报告字数:
9721字
所属图书:
山海之间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传统文化研究热的兴起和区域历史研究趋势的加强,客家历史文化研究成为历史学、民俗学、人类学等诸领域的研究重点。目前客家文化研究已经从原先重视客家历史源流向重视客家历史文化的不同要素的研究方向发展。然而从一定意义而言,客家文化是一个区域历史文化概念,其所涉及的地域非常广泛,因此究竟客家文化的核心抑或特质何在,一直是客家学界讨论的焦点所在。以客家民居建筑为例,历史上存在于闽粤赣客家大本营地区的标志性建筑形式各异。赣南地区是围屋,闽西地区是土楼,粤东地区是围龙屋。然而何种建筑形式可作为客家建筑的代表,学者从各自的角度分别作出了“合理”的解释,这些解释由于考察的视角不同,因而至今关于何种建筑是客家的标志性建筑,学界一直争论不休,没有一个一致的结论。

关键词:

地域空间族群分布文化分异闽粤赣客家民居建筑

作者简介:

宋德剑:

文章目录
·导言
围屋、土楼与围龙屋的地域空间分布及结构特点
  • (一)围屋的分布区域及其结构特点
  • (二)围龙屋的分布区域及其结构特点
  • (三)土楼的分布区域及其结构特点
围屋、土楼:闽粤赣客家边缘地带与族群纷争的产物
  • (一)边缘地域与地方失序
  • (二)族群冲突与结围自保
·围龙屋:中原文化儒化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