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理性思考

作者:
单菁菁
出版日期:
2005年11月
报告页数:
40页
报告字数:
24053字
所属图书:
社区情感与社区建设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本篇文章的开始,作者曾经谈到了我国目前正在经历着的广泛而深刻的社会转型,而城市社区运动正是这种社会转型的产物,同时也是这种社会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当前我国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大量的分析与研究:社会发展的需要、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单位制”解体后社会基本组织形式变革的需要、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发展基层民主的需要等等。因此在这里我们不打算再重申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而只想对我国目前城市社区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并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关键词:

中国社区建设城市社区

作者简介:

单菁菁: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秘书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国土空间开发与治理、城市与区域经济、海洋经济、城市与区域管理等研究。先后主持国内外研究课题70余项,出版专著4部,主编/副主编著作24部,参与15部学术著作及《城市学概论》《环境经济学》等研究生重点教材的撰写工作,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多次在“三报一刊”发表理论文章。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皮书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奖、钱学森城市学奖等各类科研成果奖30项,被选送中组部“全国青年英才培训班”,提交的政策建议多次得到国家领导人的批示。

文章目录
第一节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发展历程
  • 准备阶段(1986~1990年)
  • 起步阶段(1991~1995年)
  • 发展阶段(1996年至今)
第二节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问题检讨
  • 谁决定着社区的建设
  • 我们究竟要建设什么样的社区
  •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社区建设
  • 我们要如何建设我们的社区
第三节 关于中国人本主义社区建设的措施建议
  • 认识社区作为社会系统的复杂性
  • 重视社区居民的社会情感和社会需求
  • 建立一个兼顾宏观与微观的社区规划体系
  • 促进社区规划与建设过程中的公众参与
  • 城市住区建设应该配合郊区化的发展
  • 城市住区发展要与公共交通有机结合
  • 旧城改造应该尊重城市历史和传统邻里
  • 社区规划与建设应该尊重社会多样性
  • 社区规划与建设应该兼顾社会公平
  • 城市社区建设应该考虑外来人口的社会需求
  • 十一 建设人性化的社区
  • 十二 建设具有凝聚力和归属感的社区
第四节 关于中国可持续社区建设的目标构想
  •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提出
  • 迈向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建设原则
  • 中国可持续社区建设的目标构想
·第五节 结论与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