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沿海渔村的陆化变迁——基于L村的调查

作者:
崔凤 葛学良
出版日期:
2016年7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字数:
9775字
所属图书:
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2016年卷 总第4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海洋渔村是人类依靠海洋资源而聚居并形成与陆地土地型社区风格迥异的人类生产生活共同体。近些年来,随着人类海洋开发力度的加大,海洋资源环境状况日益恶化,而以海洋为存在和发展依托的渔村社区也处在不断变迁之中。其中,在我国占较大比例的沿海渔村,正经历着一次陆化类型的变迁。这些沿海渔村社区主要在其产业结构以及生产生活方式、风俗文化上呈现出陆化,并表现出加速的趋势。

关键词:

海洋开发海洋渔村沿海渔村陆化变迁

作者简介:

崔凤:1967年生,男,汉族,哲学博士、社会学博士后,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物资源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海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海洋社会学、环境社会学、社会政策、环境社会工作。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类本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学术兼职主要有中国社会学会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出版著作主要有《海洋与社会——海洋社会学初探》《海洋社会学的建构——基本概念与体系框架》《海洋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海洋发展与沿海社会变迁》《治理与养护: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蓝色指数——沿海地区海洋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等。

葛学良:(1988~),山东高密人,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学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海洋社会学。

文章目录
海洋渔村与沿海渔村
  • (一)海洋渔村与沿海渔村的内涵与外延
  • (二)L村概况
20世纪90年代及以前的海洋捕捞业与相关产业的发展
  • (一)海洋捕捞业的发展
  • (二)冷藏、船舶、食品加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产业日趋陆化及其加速
  • (一)陆地养殖业的迅速发展
  • (二)苹果、梨、葡萄等经济作物种植的发展
结论与讨论
  • (一)经济驱动是陆化变迁的根源
  • (二)海洋渔业资源的枯竭是陆化变迁的直接原因
  • (三)自有耕地及其扩大为陆化变迁提供了可能
  • (四)政策、地理、技术、文化等是陆化变迁的重要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