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对农村土地股份制的认识:概念辨析、要素构成与政策规制

作者:
张毅 张红 谭峻 周鹏
出版日期:
2016年2月
报告页数:
20页
报告字数:
19346字
所属图书:
社会建设研究(第三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作为实现农地规模经营或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常见方式之一,农村土地股份制对繁荣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积极作用。囿于既往的实践与现实制度等问题,目前有关农村土地股份制的理论研究仍呈现众说纷纭但共识微乎其微的状态,未能形成对实践探索的有效指导。以现代股份制理论为逻辑起点的相关概念辨析发现,我国农村土地股份制是股份制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深度融合后的新型农村土地经济制度体系,是以土地(地类、权利和权能等)股份的配置、经营、收益与管理为核心,以股权配置(股东资格界定、股权设置、股权量化)与流转、经营与收益分配及土地股份经济组织运行管理等为构成要素的制度体系。我国粤、浙、苏、京、沪、川等省市既有的各种以所谓“农村土地股份制”名义存在的实践探索分别需要进行有效规制和完善,以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制的规范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概念辨析要素构成政策规制

作者简介:

张毅:澳门理工学院公共行政高等学校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子政务。

张红: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教授。

谭峻:谭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周鹏:周鹏,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博士研究生。

文章目录
·文献综述
农村土地股份制的理论构成 概念内涵与构成要素
  • (一)用以搭建农村土地股份制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 (二)改革开放后股份制与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相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 (三)农村土地股份制的概念内涵
  • (四)农村土地股份制的构成要素
农村土地股份制的现实发展 来自六省市的实地调查
  • (一)各地实际做法的对比
  • (二)应然状态与实然状态的农村土地股份制比较
农村土地股份制的完善路径
  • (一)股权配置与流转方面 入股要素和股权量化方式要因地制宜,进一步多元化;股东资格界定要相对严格,允许特定人员参与;股权流转要区分集体(社区)内外,并在外部探索放开股权收益权
  • (二)经营方式方面 农用地股份制重在规模经营方式的选择和政府政策扶持;建设用地股份制重在结合中央差别化的土地政策创新和区域产业优化升级特点,寻求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制度突破和土地增值收益合理分配
  • (三)土地股份经济组织运行管理方面 国家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因地制宜,分类赋予土地股份经济组织法律地位
  • (四)其他配套制度建设方面 加快集体土地登记发证,发展集体土地评估组织,建立集体(土地)资产交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