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分报告四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
作者:
高广颖
韩优莉
出版日期:
2007年8月
报告页数:
28页
报告字数:
25727字
所属图书:
中国医疗卫生发展报告No.3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08.108-135
杜乐勋
张文鸣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社
摘要: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运行分析
新型农村
合作医疗制度
作者简介:
高广颖:
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教授,卫生管理专业博士,主要研究专业和方向:卫生经济学、医疗保障(新农合)、财务管理
韩优莉:
相关报告
青海农牧业运行分析与未来发展重点
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状况
贵州省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塘约经验”
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变迁
合作医疗制度建构实证研究之一
合作医疗制度建构实证研究之二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设
文章目录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情况
1.覆盖地区和覆盖人数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2.中央和地方财政支持力度加大,筹资水平上升
3.参合农民的就医费用从新农合中得到了补偿
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完善,管理渐趋规范
新农合运行的主要模式和做法
1.按组织形式分类
2.按医药费用补偿方式分类
新农合运行对供需双方的影响
1.对供方的影响
2.对需方的影响
新农合和其他相关保障制度的结合
1.新农合和医疗救助结合的总体状况
2.商业保险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情况
3.农村特殊人群医疗保障问题
4.城乡统筹医疗保障发展情况
新农合运行的主要成效和亮点
1.初步建立了覆盖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制度
2.新农合的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基本形成
3.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认可程度不断提升
4.农民的医疗服务利用率提高,部分地缓解了因病致贫问题
5.以新农合为龙头,带动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
新农合运行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1.尚没有建立起长效的筹资机制
2.新农合制度的完善还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
3.经办机构的管理能力和办公经费不足将成为制约新农合发展的瓶颈
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有待提高
5.医疗机构的监管和费用控制是发展新农合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6.中央财政资金到位时间晚,影响到新农合的报销
7.乡镇卫生院的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8.随着新农合的发展,特殊人口的医疗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2007年新农合运行发展趋势预测和政策建议
1.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配套改革,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外部环境
2.改变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成为控制医疗费用的主要措施
3.新农合与社保的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