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社会组织体制的改革和未来
作者:
出版日期:
2014年7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7949字
所属图书:
社会改革与社会治理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07.211-225
李培林
摘要:
我国社会体制的改革,涉及就业、教育、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城乡管理等诸多方面。改革开放以来,这些领域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与不断深化的经济体制的改革相比,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处于滞后的状态,难以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需要。从社会运行的机制和规则来看,社会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社会组织体制的改革。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本章通过分析我国社会组织体制的历史背景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组织体制的变化,提出了不同于单纯通过发展民间组织促进社会发育的社会组织体系发展框架,主张通过体制内改革和体制外发展双轨驱动来构建我国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关键词:
社会建设
改革开放
社会组织体制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
我国社会组织体制的历史演进及其问题
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建设的国家战略
从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看改革开放30年社会建设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理论与践行之路
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五大标志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社会建设回顾与展望
百年中国变革
改革和发展的“中国经验”
社会结构变动与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研究
文章目录
·
超越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对立
·
我国社会组织体制的历史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组织体制发生的变化
1.家庭联产承包制使农村居民自治组织弱化
2.单位组织改革使单位人变社会人
3.社会大流动使熟人社会变陌生人社会
4.基层社区变动使治理难度增加
5.民间组织的发展使组织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
现代社会的组织架构
·
我国社会组织体系发展框架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