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清代东北的人口与城镇化
作者:
赵英兰
出版日期:
2011年1月
报告页数:
23页
报告字数:
19780字
所属图书:
清代东北人口社会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01.190-212
赵英兰
摘要:
清代东北地区城镇的兴起与发展,不仅与国家统一、经济发展、民族融合紧密相连,同时也是人口不断迁移、聚集的结果,而城市的形成与不断发展又对人口的迁移、聚集以及人口数量和结构等的变动产生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考察了清代东北的人口与城镇化过程,包括城镇的变迁,城镇发展的历史特征和东北城镇人口的分布和构成等。
关键词:
城镇化
人口迁移
东北
城镇人口
作者简介:
赵英兰:
吉林大学中国区域社会史研究中心教授。
相关报告
清代东北的人口数量
新中国成立前夕:松散的地缘共同体
就近城镇化:地缘圈重构的机制与特点
市民化意愿及其分化
新型城镇化的人口机制、经济机制及社会机制研究评述
当前中国的城镇人口统计问题及其对经济分析的影响
多种理论视角下清代东北人口社会研究
清代东北的人口与环境
清代东北的人口管理
“典型单位制”及其存在形态
文章目录
第一节 东北城镇的变迁
清朝前期,从辽东城堡到边外七镇,古老军事城镇从南到北的发展
清代中前期,传统城镇的发展
晚清东北城镇体系的形成及近代城市的兴起
第二节 东北城镇发展的历史特征
城镇化总体水平较低
城镇发展时间具有间歇性、发展空间具有间隔性
城镇性质与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异
第三节 东北的城镇人口
城镇人口数量不断提高
城镇人口结构的复杂性
人口城镇生活的近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