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步履维艰的环保法庭与环境公益诉讼
作者:
郄建荣
出版日期:
2012年4月
报告页数:
9页
报告字数:
7655字
所属图书:
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2)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04.219-227
自然之友
杨东平
摘要:
2011年10月19日,云南曲靖市中级法院受理了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等就曲靖铬渣污染事件提起的公益诉讼,被认为是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破冰之诉。我国已有11个省市(9省2市)成立了环保法庭。相对于环保法庭的普及程度,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受理依然步履维艰,各地环保法庭基本处于无案可审的窘境。为此,需要积极稳妥地推进环境公益诉讼立法,首先确定环境组织作为公益诉讼主体的法律资格。
关键词:
环保组织
环境公益诉讼
环保法庭
作者简介:
郄建荣:
《法制日报》资深记者,从事环保报道10年来共采写各种体裁环境报道近3000篇,是唯一连续5年“中华环保世纪行”好新闻一等奖获得者。
相关报告
公众环境检测的兴起与困境
别再装了:民间环保组织向过度包装说“不”
环保组织呼吁碧桂园加强张家界古树保护
2013环境公益诉讼回到原点
追问云南曲靖铬渣污染事件
新环保法实施一年回顾与展望
民间环境公益诉讼第一案胜诉
文章目录
2011年两起具有标志意义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
1.自然之友等就云南铬渣污染案提起诉讼,环境公益诉讼开始真正破冰
2.中华环保联合会起诉贵州省修文县环保局
我国环保法庭的设立和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受理
1.社团组织主诉案例自2009年始
2.各地环保法院(法庭)大多无案可审
积极稳妥地推进环境公益诉讼立法
1.环境公益诉讼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立法滞后
2.首先开放环境组织的公益诉讼主体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