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归侨安置场“体制融入地方”

作者:
李雪岩 龙四古
出版日期:
2013年5月
报告页数:
8页
报告字数:
55字
所属图书: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归侨侨眷发展问题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管理体制是归侨安置场改革和发展的关键问题。归侨安置场要发展,当前的首要问题是探索厘清归侨安置场的管理体制问题。一是归侨安置场管理类体制不顺所带来的问题,二是体制融入地方政府的模式,面对归侨安置场存在以上的管理体制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优先考虑将归侨安置场的体制融入地方政府。
关键词:

模式华侨安置归侨农场

作者简介:

李雪岩:管理学硕士,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国际市场营销、服务营销、民族经济。近10年来,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出版专著4部,参编教材1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特别委托项目子课题1项,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4项;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6项,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厅级奖励1项,校级奖励3项。

龙四古:又名龙耀,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律系法学博士后研究人员。研究方向:诉讼法学、行政法学、公共管理学。完成学术专著5部,公开发表了学术论文100多篇;承担并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

文章目录
归侨安置场管理体制不顺所带来的问题
  • 1.使归侨安置场的发展游离在城市和农村之外,政府管理缺位
  • 2.归侨安置场分属不同的系统,造成不同的待遇
体制融入地方政府的模式
  • 1.武鸣模式(即经济开发区模式)
  • 2.来宾模式(即进城安置模式)
  • 3.桂林模式(即靠城安置模式)
  • 4.十万山模式(即设立民族乡模式)
  • 5.凤凰模式(即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