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落实市委“一号课题”,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作者:
陶希东
出版日期:
2017年2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字数:
10937字
所属图书:
上海社会发展报告(2017)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加大基层治理改革创新是近年来上海全面探索特大城市社会治理规律新路子的重要内容,对此,2014年市委“一号课题”做出了顶层设计并贯彻落实。在客观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这一基层治理创新战略做了一个基本评估,以期发现存在的问题,对未来上海进一步优化基层治理格局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

上海市社会治理“一号课题”

作者简介:

陶希东:本书副主编,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城市区域治理、社会建设与管理。

文章目录
“一号课题”贯彻落实情况及主要成效
  • (一)街道体制改革全面完成,“三公职能”(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和公共安全)显著增强
  • (二)居民区共治体系不断完善,民主化自治实践更加有效
  • (三)村镇治理模式不断创新,农村综合治理水平明显提升
  • (四)扶持政策不断完善,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和治理的活力得到释放
  • (五)搭建了联勤联动、综合执法的城市网格化管理平台,群众诉求的回应能力和城市综合管理效能进一步提升
  • (六)社区工作职业化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创新社会治理的人才队伍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一号课题贯彻落实中存在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与瓶颈
  • (一)区县职能部门和街道办公室之间的上下职能关系或边界尚未理顺,存在“一对多”“多对一”问题,容易导致“踢皮球”现象
  • (二)在块层面上,因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权力下放的街镇“赋权”“赋责”与现实的街镇“赋能”之间存在不相适应,街镇部门的专业化管理指导能力显著不足
  • (三)基层执法总体呈现专业化不强、公开化不够、公平性不足的问题,从而影响执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 (四)社区工作者队伍在创新、自治、统筹整合等方面存在显著的能力危机,亟待进一步强化能力建设
  • (五)全市范围内缺乏统一、规范的适应基层街镇职能转变后的绩效考核办法和政策后评估标准体系
进一步完善政策、创新基层治理措施的对策建议
  • (一)进一步强化制度的精细化,创新确权、赋权等制度化管理,理顺条块化机制,切实提高干部的行政服务能力,真正提高群众的获得感
  • (二)继续推进和深化区县城管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提升执法效能和执法质量,增强执法权威性,提高群众满意度
  • (三)构建“社区工作者职业能力模块”,并以此开发职业培训课程,建立职业评价体系
  • (四)制定全市统一的基层街镇绩效考核体系和“一号课题”改革成效评价标准体系,探索实施第三方目标绩效评估制度,努力提升基层治理工作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