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改善老年就医环境,探讨“敬老文明号”创建标准

作者:
俞丽辉 恽杰 沈蓉 蒋孝臻 李国良 刘也华 张玮纯
出版日期:
2017年2月
报告页数:
19页
报告字数:
15971字
所属图书:
上海社会发展报告(2017)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医疗机构为老服务成为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内容。为促进医疗机构开展“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提升医院为老服务质量,基于对上海市黄浦区医院为老服务现状的调研和分析,本文初步编制了由基础合格标准和优化标准所构成的医院涉老服务窗口“敬老文明号”创建标准体系,并提出本标准体系应用与实践的具体措施,切实推进有利于医疗机构为老服务的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

关键词:

上海市敬老文明号老年服务

作者简介:

俞丽辉:上海市黄浦区卫生学校校长、书记,黄浦区医务工会副主席,副主任医师

恽杰:上海市黄浦区医学会秘书长,主管护士

沈蓉:上海黄浦区卫生科研所办公室主任,馆员。

蒋孝臻:上海市黄浦区卫生科研所办公室副主任,卫生管理师。

李国良:上海市黄浦区卫生科研所顾问。

刘也华:上海市黄浦区卫生学校顾问

张玮纯: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收入分配与社会发展。

文章目录
·引言
上海市黄浦区老年人就医中优待服务现状和需求情况
  •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 (二)问卷调查结果
  • (三)专家访谈结果
上海市医院涉老服务窗口“敬老文明号”创建评估标准分析
  • (一)创建的必要性
  • (二)标准的构建
制定和实施上海市医院涉老服务窗口“敬老文明号”创建标准的政策建议
  • (一)全市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
  • (二)选择合适的辖区,开展“敬老文明号”创建试点工作
  • (三)以创建工作为基础,探索医疗机构为老服务延伸服务
  • (四)多方参与,营造敬老、爱老氛围,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形态
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敬老文明号”创建标准(建议稿)
  • 一、创建对象
  • 二、优待对象
  • 三、考评指标内容与分值结构
  • 四、考评方法
“敬老文明号”考评指标(建议稿)
  • 一、基本合格指标(80分)
  • 二、优化指标(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