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上海社会发展指数:评价和趋势分析

作者:
刘玉博 周海旺
出版日期:
2018年2月
报告页数:
26页
报告字数:
13150字
所属图书:
上海社会发展报告(2018)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报告以四个直辖市和全国社会发展平均水平为参照系,建立了上海社会发展指数,旨在评价上海社会事业发展状况。总体来看,上海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次于北京,优于天津和重庆;从结构上来看,上海以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测量的社会资源指数得分较高,区域协调度和社会发展均衡程度较高。另外,从2011~2016年上海社会事业发展统计数据看,上海基础教育教师资源不断丰富、养老事业发展相对平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相对较强、社会保险覆盖面扩大;同时,上海社会发展领域呈现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数逐年下降的趋势,人均医疗资源有所波动,且与北京相比,万人专利申请量和授权发明专利比重相对较低,反映出上海社会事业发展的短板。未来上海发展社会事业应注重规划先行,引导城市管理实践,专项整治,逐一弥补社会领域短板,动态调整评价体系以密切关注上海社会发展动向,并以城市群为空间载体优化配置各种社会资源,进一步推动上海社会事业稳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上海市社会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指数社会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

刘玉博:经济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口流动、城市收缩、城市更新与区域平衡发展。

周海旺:199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西欧北美研究所,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社科创新智库“人口发展与公共政策”首席专家。上海社会科学院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市民政局“十四五”科研基地养老方向首席专家。兼任上海市老龄科研中心老年人口研究所所长、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人口学会会员,上海人口学会副会长,理事,上海老年学会副会长,理事。上海人才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人口发展与公共政策、社会发展、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流动人口与就业问题、社会政策、养老服务、社会保障、区域社会发展规划等领域的研究,承担完成两项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申请获得三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主持完成20多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和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课题、完成80多项省市委办局委托课题项目。关于上海人口发展战略、人口发展预测、生育政策、人口老龄化对象、人口管理、人口发展预测、婴幼儿托育服务、人口老龄化对策的多项研究成果被政府部门采纳,获得十多次省部级以上奖励。作为主编编辑出版年度报告《上海蓝皮书:上海社会发展报告》12本,共获得8项全国优秀皮书奖项,该系列蓝皮书是了解上海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参考书。

文章目录
国内外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简要回顾
  • (一)国内代表机构和政府部门对社会发展的评价
  • (二)国外社会机构的社会建设和发展指标
  • (三)国内外学者相关领域评价指标的研究
  • (四)简要评述
构建上海社会发展指数
  • (一)指标选取
  • (二)数据统计和处理
  • (三)社会发展指数计算
上海社会发展指数的整体评价与对比研究
  • (一)上海社会发展指数综合得分69.61分,次于北京,高于天津和重庆
  • (二)从4个一级指数发展情况看,上海社会资源指数得分相对更高
  • (三)上海各社会领域的发展均衡程度优于其余3个直辖市,4个一级指数满分达标率标准差最小仅为9.16
  • (四)从9个二级指数看,上海区域协调指数得分较高,北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指数表现最优
上海主要社会事业发展趋势分析
  • (一)基础教育资源逐年增加,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数逐年下降
  • (二)人均医疗资源有所波动,养老事业发展相对平稳
  • (三)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强,授权发明专利比重相对较低
  • (四)社会保险覆盖率逐年提高,各险种差异相对较大
上海社会发展的几个主要优劣势和促进小康社会建设的政策建议
  • (一)2016年上海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优劣势
  • (二)推进上海社会发展的宏观环境
  • (三)促进上海深化小康社会建设的几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