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改革开中期的泥河村:新礼治模式

作者:
郭伟和
出版日期:
2018年6月
报告页数:
27页
报告字数:
25115字
所属图书:
变与不变:泥河村礼治传统的转型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首先描述了当地村民通过互惠合作机制、节日与人生礼仪实现社会治理的过程;其次叙述了当地政府通过恢复戏剧、书法、庙宇等公共文化活动实现道德教化;最后总结了泥河村20世纪80年代的礼治模式特征,即村干部积极参与、女性为主导的姻亲体系强化、父系家族体系日益衰落等。
关键词:

农村社区民俗人生礼仪礼治

作者简介:

郭伟和: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民族大学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基地主任;1991年获河南财经学院经济学学士学位,2003年获北京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举办社会工作文学硕士(中国)课程的硕士学位,2009年获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哲学博士学位;2018年被聘为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专家顾问,2019年入选国家民委领军人才计划,2019年入选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社会建设专家顾问;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司法社会工作专委会、企业社会工作专委会、理论与研究专委会、农村社会工作专委会副主任;出版专著2部、译著1部、教材1部,在《社会学研究》、《开放时代》、《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International Journal Social Work、Qualitative Social Work、China Journal of Social Work等中英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多篇;荣获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一等奖、中国社会学年会学术论文二等奖,International Journal Social Work和China Journal of Social Work最佳论文等学术奖励;著作《变与不变:泥河村礼治传统的转型》为第五届“中国社会学会年度好书推荐”十大好书之一。

文章目录
通过礼仪实现社会治理
  • 1.泥河村的互惠合作机制
  • 2.节日中的泥河礼仪实践
  • 3.反映父系亲属系统的两大人生礼仪
通过文化活动实现村民教化
  • 1.戏剧教化
  • 2.书法熏陶
  • 3.宗教慈善和报应观念
·权威转型和女性参与:社区礼治模式背后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