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什么叫“农民”:一个华北农村的个案研究

作者:
郝志东
出版日期:
2008年8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字数:
12353字
所属图书:
和谐社会与社会建设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正如秦晖所指出的,“什么是农民”这个问题,在困惑着众多的、古今中外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经济学家。不过,对当代中国农民的定义,由于户籍制度的原因,似乎变得容易了一些。于是,总的说来,有狭义的农民与广义的农民之分。狭义的农民指职业上的农民,即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不过有时人们也把从事渔业、牧业、林业等的人们看作农民。这就使我们想到了广义的农民,即只要你的户口不在城市(镇),你就是农民,即户籍意义上的农民。即使你已经去了城市做工、经商,定居在城市,只要你没有拿到城市户口,你就是农民。不过,你就是拿到了城市户口,别人也可以认为你还没有脱离“农民习气”。所以,秦晖说,农民“不仅仅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社会等级,一种身份或准身份,一种生存状态,一种社区乃至社会的组织方式,一种文化模式乃至心理结构”。见秦晖《“农民”与“农业者”》,“中国学术论坛”网站,上网日期2007年4月22日。关于农民定义的讨论,也可见所讨论的职业、阶级与户籍身份的农民,见董险峰《当代中国的农民阶级》,载《中国现阶段阶级阶层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第116~7页。还可见田翠琴、齐心《农民闲暇》,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第38~41页。

关键词:

作者简介:

郝志东:

文章目录
1.西村农民和市民的不同
  • (1)农民工问题
  • (2)城乡差别与不平等
2.西村从传统农民到现代农民的转化
  • (1)个人的自由发展
  • (2)农民的分化和职业化
  • (3)村民自治
  • (4)政治、经济组织
  • (5)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