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我国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作者:
蒋国河
出版日期:
2017年12月
报告页数:
39页
报告字数:
36272字
所属图书:
中国特色农村社会工作:本土化探索与实践模式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关于我国农村社会工作的起源和兴起的时间,学界存在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的农村社会工作可追溯到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另一种观点则倾向于把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和2007 年民政部推动的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视为农村社会工作的兴起时间。
关键词:

社会工作乡村建设晏阳初清河实验

作者简介:

蒋国河:蒋国河 男所属博士后流动站: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指导老师:李培林在站时间:2012.9~男,江西遂川人,1975年出生,2007年6月毕业于南开大学,获法学(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访问学者,美国西南跨学科研究中心(SIRC)客座研究员,中国社会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学会社会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农村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江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发展社会学、农村社会工作和反贫困研究。现为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MSW)硕士生导师,江西财经大学农村减贫与发展研究中心、生态文明与现代中国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近年来,先后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民政部招标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10余项,国际合作课题1项。出版专著2部,在《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青年研究》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近30篇,其中,国际权威SSCI论文1篇。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4项,其中专著《教育获得的城乡差异》(2007)、论文《社会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需求、角色与功能》(2011)、Rural-urbanDisparities in Adolescent Risky Behaviors: AFamily Social Capital Perspective三项成果获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论文《返乡农民工子女学业适应状况的调查分析》获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文章目录
民国乡村建设与本土农村社会工作
  • 3.1.1 晏阳初的河北定县实验
  • 3.1.2 燕京大学师生的“清河实验”
当代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
  • 3.2.1 宏观背景
  • 3.2.2 云南民族村落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
  • 3.2.3 湖南凤凰、古丈等地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
  • 3.2.4 江西万载等地的农村社会工作试点
  • 3.2.5 广东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与发展
·小结:农村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