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祖荫”与“神佑”:村落社会的文化和秩序
作者:
出版日期:
2018年12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字数:
10128字
所属图书:
城乡中国基层治理:经验与逻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12.139-150
魏程琳
摘要:
民间信仰“作为理解乡村社会结构、地域支配关系和普通百姓生活的一种象征或标志,特别是它所表达的‘社会空间’和在历史过程中所蕴含和积淀的社会文化内涵”,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赣南客家地区是宗教文化圣地,传统文化保持较为完整,民间信仰活动尤为活跃。本文主要关注赣南客家宗族性村落民间信仰在实践中的文化表达及其社区文化秩序再生产机制,并略论民间信仰的嬗变与未来。依据调查村落村民的惯称,本文把道教信仰场所称为“庙堂”,以与儒教的“祠堂”、“厅堂”和佛教的“佛堂”区别开来。
关键词:
村落社会
“祖荫”
“神佑”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
化城的空间变迁
旷家坝村落社会形态与实态
人類学から接近する歴史—韓国の族譜、戸籍、契冊、そしてフィールドワーク
坪村蓝氏宗族的社会形态与实态
司前村吴氏宗族的社会形态与实态
普通人的暴力冲突:基层社会治理危机
冲突的情感解释
东北村落民俗
村落社会的解体和能人治理的幻灭
文章目录
村落中的神庙与宗族
(一)东园古庙的分裂
(二)水泡古庙的合作
集体活动仪式:家族与神灵的盛宴
(一)“请订”
(二)水泡古庙“迎谷花神”
(三)民间信仰集体活动的式微
·
“祖荫”与“神佑”中的文化与秩序
·
作为本土治理资源的民间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