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农村合作社运动与第三条道路
作者:
严海蓉
陈航英
出版日期:
2017年6月
报告页数:
30页
报告字数:
33079字
所属图书:
再造小农经济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06.187-216
冯小
张建雷
摘要:
尽管20世纪30年代和今天存在诸多不同之处,但新旧两次乡村建设运动都试图探索一种中国发展的替代性方案,都看到了农村重建的基本问题在于农民缺乏组织,都确信农村合作社是把农村小生产者组织起来的有效途径。另外,两次运动都存在各自的结构性难题。伴随30年代这场运动的是知识分子关于中国未来前景的激烈辩论,梁漱溟和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一般性与特殊性问题的辩论便是著名的例证。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农村合作社
第三条道路
作者简介:
严海蓉:
陈航英:
相关报告
第三条道路何以可能?来自匈牙利的经验——评《社会主义的企业家:匈牙利农村的资产阶级化》
关于农业发展“第三条道路”的思考
姜家村实现脱贫和进一步发展的路径:绿色扶贫+健康扶贫
农村合作社的社会功能分析——以六安市DCH六安瓜片茶叶专业合作社为例
新型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社会机制研究导论
长阳县残疾人互助合作扶贫报告
农村合作社发展的整体评估
合作社的内部运行机制
经济发展
推进小农经济再造
文章目录
·
引言
·
20世纪30年代的论辩:梁漱溟第三条道路的假设和实践
·
当代农村合作社的主张、争论和困境
·
争论的世纪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