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城市适度人口动态测度:2010年与2013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对比

作者:
王婷
出版日期:
2017年9月
报告页数:
35页
报告字数:
27992字
所属图书:
城市化与城市适度人口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主要以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分别对2010年和2013年各地城市适度人口数量进行测度与比较分析,测算数据资料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依据外生因素对所选城市进行分类,目的是将所有城市区分为具有不同客观条件的类别,因为在不同的客观外生条件下,即使相同数量和类型的因素,对应的城市人口承载能力也将不同,不能进行笼统测度;二是在对城市进程分类的基础上,按照前文所构建的城市动态适度人口测度模型,分别测度2010年和2013年各地城市适度人口静态基准和城市适度人口动态上限,并进行内部分析;三是从动态变化的角度对比2010和2013年各地城市人口的变化趋势,揭示在实际运行中城市适度人口的变化,以及城市实际人口相对于城市适度人口是收敛还是发展,为寻找城市适度人口实现路径奠定基础。
关键词:

城市适度人口城市承载力适度人口动态性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

作者简介:

王婷:1983年7月生。经济学博士,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近年来主要关注人口城镇化、人口红利等问题。在《中国人口科学》《人口研究》《财经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城市发展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在人民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出版著作4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1项(立项编号:12CRK021,结项编号:20160693)、主持完成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1项(立项编号:QN201112,结项编号:2014049)、主持在研云南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面上项目(2014FB115)和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面上项目(YB2016038)各1项,等等。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査研究课题和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等10余项。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基于适度人口外生影响因素的城市综合分类
  • 城市分类的主要原则
  • 城市分类体系与依据
  • 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划分:2010年和2013年
第二节 城市适度人口测度过程:以2013年A1类城市为例
  • 分类测度Ⅰ:计算城市人口影响因素权重
  • 分类测度Ⅱ:计算城市人口的实际承载力
  • 分类测度Ⅲ:计算城市人口的标准承载力
  • 分类测度Ⅳ:计算城市适度人口分类区间
  • 综合测度Ⅰ:寻找城市适度人口短板因素
  • 综合测度Ⅱ:确定城市适度人口综合区间
第三节 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适度人口测度结果分析:2010年和2013年
  • 测度总体发现:现有承载能力条件下,城市人口相对过多
  • 适度与否分布:60%城市相对适度,西部适度相对高
  • 承载压力变化:近60%的城市实现城市人口承载压力降低
  • 短板因素约束:近期面临环境短板,远期将面临经济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