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城市适度人口路径实现的机制与对策

作者:
王婷
出版日期:
2017年9月
报告页数:
37页
报告字数:
26478字
所属图书:
城市化与城市适度人口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通过城市适度人口动态测度发现,城市化不可避免适度人口偏差;城市适度人口诊断发现,不同短板条件下的城市适度人口偏差受到提升城市承载能力相关因素的影响。通过更深层次的分析还发现,各地的城市适度人口偏差主要表现为城市比较利益带来的人口无序诱导、城市人口确定与规划缺乏科学依据、城市人口增加与承载能力提升存在脱节、地方政府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的行为冲突等。如果城市适度人口偏差问题不加以合理解决,我国城市势必迎来更大的人口承载压力问题,城市发展风险更加严重。通过城市适度人口与城市实际人口比较发现,要么人口过多,要么人口过少,但实现城市适度人口关键是要通过提升城市承载能力使得城市能够容纳更多的人口。因此,需要综合考虑人口行为、政府行为、城市特征等多维因素,科学合理地设计城市适度人口路径。
关键词:

城市适度人口人口流动机制城市承载能力政府激励机制人口承载压力

作者简介:

王婷:1983年7月生。经济学博士,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近年来主要关注人口城镇化、人口红利等问题。在《中国人口科学》《人口研究》《财经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城市发展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在人民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出版著作4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1项(立项编号:12CRK021,结项编号:20160693)、主持完成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1项(立项编号:QN201112,结项编号:2014049)、主持在研云南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面上项目(2014FB115)和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面上项目(YB2016038)各1项,等等。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査研究课题和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等10余项。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城市适度人口实现的可行性分析
  • 城市适度人口实现路径的选择
  • 城市适度人口实现路径的瓶颈与空间
第二节 城市适度人口路径实现设计原则
  • 导向性原则:有利于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持续推进
  • 针对性原则:根据城市人口自身短板选择发展出路
  • 适应性原则:城市人口增加与承载力提升保持一致
第三节 实现城市人口自然适度:微观行为和宏观政策协调的机制
  • 城市人口自然适度的数量监控机制设计:解决人口数量失控的问题
  • 城市人口自然适度的人口流动机制设计:解决人口无序进出的问题
  • 城市人口自然适度的承载能力机制设计:解决城市承载不足的问题
  • 城市人口自然适度的政府激励机制设计:解决政府行为失效的问题
第四节 降低城市人口承载压力:一个路径对策的基本框架和思路
  • 明确城市人口的运行机制和管理责任
  • 科学地进行城市人口数量测度和规划
  • 合理有效地推进城市化发展进程
  • 有针对地持续解决城市人口发展短板
  • 切实解决城市外来人口生产生活保障
  • 合理规划特定条件下的城市人口分流
  • 严加监控与防范城市人口的失度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