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香港公屋政策的历史沿革及其对内地的启示

作者:
刘祖云
出版日期:
2017年12月
报告页数:
10页
报告字数:
8258字
所属图书:
港澳社会:发展视角的解读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香港公屋政策先后经历了应对和规划两大阶段,前一阶段主要表现为政府为消除房荒而兴建徙置大厦和廉租屋,后一阶段可分为前后相继的政府主办和政府主导两个时期。在政府作用的定位、社会力量的协同、公屋发展的动力、公屋建设的质量及公屋社区的建设等方面,香港的做法都值得内地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香港历史沿革内地公屋政策

作者简介:

刘祖云:男,1954年11月生于湖北省武汉市,现为中山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教授,任中山大学国家985工程项目《港澳社会研究》负责人。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后,先后获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学士、南开大学社会学硕士和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91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为湖北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2002年被评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专家。先后牵头创建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本科点、硕士点,武汉大学博士点和省级重点学科。先后主持国家985工程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10多项重大和重点项目的研究。先后出版了《从传统到现代》、《中国社会发展三论:转型分化和谐》、《企业社会学新论》、《社会交往新论》等学术专著,主编了《发展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社会转型解读》、《社会学概论》、《发展社会学》等专业教材,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

文章目录
香港公屋政策的历史沿革
  • (一)应对性公屋政策阶段(1954~1972年)
  • (二)规划性公屋政策阶段(1973年至今)
香港公屋政策对内地的启示
  • (一)政府作用的定位问题
  • (二)社会力量的协同问题
  • (三)公屋发展的动力问题
  • (四)公屋建设的质量问题
  • (五)公屋社区的建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