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雾村的水资源管理的人类学思考

作者:
薛金玲 郑晓云
出版日期:
2018年12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字数:
10218字
所属图书:
民族学人类学研究(2018年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祖祖辈辈缺水的雾村干彝的传统文化中,水资源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村民们通过传统祭祀中的祭白龙、祭雨、接雨、祭水井等活动来强化水与村民的关系,并将水赋予了权力、富裕的象征意义。拥有水、控制水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就是最有权力、最富裕的人。而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政府扶贫项目的进入、公用蓄水池及水潭的修建、入户人工水窖普及,在改善雾村村民日常生产、生活水资源状况的同时,传统文化赋予水的象征意义也在逐步淡化,雾村年轻一代对水资源的认识、与水的关系也发生了改变。

关键词:

水资源传统文化水文化

作者简介:

薛金玲:薛金玲(1964~),云南省昆明市人,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学、影视人类学、社会发展及社会性别理论。

郑晓云:

文章目录
·雾村的基本情况
·水资源状况
传统文化与水的关系
  • (一)水是权力、富贵的象征
  • (二)“虾子龙”的传说与实践
  • (三)对各路水神的祭祀与崇拜
  • (四)詹母潭水井的祭祀
政府解决缺水的措施
  • (一)蓄积房檐雨水的“地窖井”技术
  • (二)传统文化与地窖井
  • (三)贫困户与水的距离
·水资源的管理与禁忌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