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时代,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志愿服务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呈现一些新的发展趋势,这也拓展和丰富了志愿服务的活动领域和价值内涵。本章选取四种有代表性的志愿服务形式,结合中国情境下的研究实践,探讨志愿服务在当代的新近发展与趋势。
首先,我们对志愿服务的传统理解,强调它的利他主义特征与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但是在20世纪末,志愿服务的“休闲”内涵越来越受到重视,志愿服务与休闲内容的结合,也被概括为一种“严肃的休闲”(serious leisure)活动,它构成了我们在当代理解志愿服务的新范式。联合国对志愿服务的分类,也将“休闲”列为一种正式的志愿服务类型。
其次,作为一种全球现象,多元化的体育运动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体育运动蕴含的丰富社会性,促进了民众的社会参与,推动了社区与社会融合。在许多大型赛事中,体育志愿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国际奥组委也把志愿精神当作奥运精神的基本内涵之一。并且,体育与志愿服务的结合,在当代越来越受到青年志愿者的喜爱。培育和发展体育志愿者,提高社会参与和社会整合,也被纳入一些国家的体育发展战略中。
再次,在当代许多国际志愿服务项目中,旅游与志愿服务的结合衍生了旅游志愿服务的新形式。志愿者在旅行中不仅体验到多元文化与不一样的社会环境,还在这一过程中参与地方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在服务地方社会与人的同时形成积极的自我体验。有研究认为旅游志愿服务对志愿者有着深远的影响,与不同文化的互动可以培育志愿者的社会责任意识与自我反思精神。旅游志愿服务也表现为实现个人发展与利他主义的结合。
最后,科技志愿服务是我国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播科学知识与理念,促进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本章区分了两种类型的科技志愿者:第一种科技志愿者具备专业的科技背景,构成群体以科技领域的工作者为主,他们承担了科普志愿服务与专业领域的科技志愿服务等工作。第二种科技志愿者则来自广大民众,他们作为志愿者参与了科技相关的研究过程或者项目,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贡献。此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形式的科技志愿服务也不断涌现。例如,志愿计算和志愿分布式计算在21世纪凝聚了全球终端的计算能力,在科研项目的大型数据分析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