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碧桂园产业扶贫:“4+X”的效应
作者:
刘学
房莉杰
吕鹏
出版日期:
2020年12月
报告页数:
34页
报告字数:
26604字
所属图书:
寻找“座头鲸”:中国企业是如何进行社会创新的?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12.119-152
吕鹏
房莉杰
摘要:
碧桂园的特色是产业扶贫,即充分调动碧桂园集团包括物业、家装、苗木、建材等在内的多个产业链条融入乡村发展,依托乡村集体经济或合作社,以合作共营的方式缔造乡村产业能力,摆脱了纯粹的捐赠模式,实现了企业发展与扶贫赋能的双赢。碧桂园扶贫项目覆盖了全国9个省14个县,形成了民营企业可复制、可持续、可“造血”的扶贫样本。
关键词:
社会创新
企业
碧桂园
造血式扶贫
乡村服务
作者简介:
刘学:
刘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房莉杰:
吕鹏:
相关报告
腾讯“为村”:连接,为乡村
传化安心驿站:卡车司机的家
百度AI寻人:科技让爱归来
美团平台公益:网聚善心的力量
案例七 恒大“整县帮扶”:市场链的价值
京东扶贫:解锁电商新技能
环保组织呼吁碧桂园加强张家界古树保护
2013年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及2014年展望
退“公”进“私”:政府渗透商会的一个分析
广东省中山市:“工会—社工—义工”联动职工服务,探索社会治理创新
文章目录
·
引言
·
项目背景
碧桂园扶贫的方案
(一)党建扶贫
(二)教育扶贫
(三)产业扶贫
(四)就业扶贫
碧桂园扶贫的创新之处
(一)与传统政府扶贫模式相比
(二)与传统社会公益模式相比
(三)与传统企业社会责任模式相比
碧桂园扶贫的社会效应
(一)碧桂园项目的脱贫成绩
(二)碧桂园项目与社会治理:治理机制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