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亲社会行为

作者:
魏真瑜
出版日期:
2020年12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字数:
8360字
所属图书:
从众心理与亲社会行为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亲社会行为包含捐款、慈善、分享、自我牺牲等类型。尽管类型繁多,所有类型的亲社会行为的最终目的都是使他人或社会集团获得益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亲社会行为常常出现,例如为灾区捐款、为老弱病残孕让座等。各种各样的社会文化都倡导支持亲社会行为,因为亲社会行为有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亲社会行为还能够提升个体的自尊水平,满足个体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
关键词:

理论解释亲社会行为神经机制人生发展路径

作者简介:

魏真瑜:生于1990年,福建平潭人。2017年6月毕业于西南大学心理学部,获心理学博士学位。2017年7月进入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19年7月出站并入职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研究方向为社会心理学与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目前,以第一作者署名发表中文、英文论文共计7篇,主持科研课题共计3项。

文章目录
·第一节 亲社会行为的定义
·第二节 亲社会行为的理论解释
·第三节 亲社会行为的模型
·第四节 亲社会行为的神经机制
·第五节 亲社会行为的人生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