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80后独生子女的生命历程
作者:
包蕾萍
出版日期:
2013年12月
报告页数:
22页
报告字数:
18399字
所属图书:
境遇、态度与社会转型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2.170-191
李春玲
施芸卿
摘要:
本章摒弃了独生子女研究中传统的“个体差异”范式,从家国关系视角出发,采用生命历程范式对中国成年独生子女进行分析,认为中国独生子女世代,是具有政策依托性和文化特殊性的一个独特群体。基于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生活及价值观调查的数据和2011年在上海高校学生中进行的访谈,本章的主要结论为:家国同构模式促进了80后独生子女一代家庭现阶段的发展;“公共生命历程”为入世之初的80后一代独生子女提供了优势地位,但另一方面“优势地位递减”趋势也给其未来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国家—社会互动过程中,作为中间组织的家庭如果缺乏必要支撑,国家行为的运作机制将会受到制约。
关键词:
国家政策
生命历程
80后独生子女
公共生命
家庭生育
作者简介:
包蕾萍:
相关报告
韩国女性参与全球化娱乐(色情)业:半边缘状态、地方父权主义以及政府政策
社会生态与中国青年流行文化:国家、市场、技术与草根参与
国家政策与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扶贫
西藏地区医疗卫生政策可行性研究
从生命历程理解老年
生命历程的风险理论和风险个人化趋势
农村家庭代际支持的年龄模式的内容、结论与展望
国内外家庭代际支持领域的研究评述
打工作为一种生活机会:城市化还是成人礼?——对新生代农民工“三高一低”社会特征的反思
文章目录
·
关于独生子女的总体规模
·
关于80一代独生子女的比例
·
本章的切入点
·
第一节 制度塑造的公共生命历程
·
第二节 选择独生子女的结果
第三节 独生子女的公共生命历程
独生子女公共生命历程的特点
步入社会以后 优势削减的独生子女
·
第四节 国家政策对家庭生育决策影响
·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