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贝克风险社会理论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作者:
吴金芳
出版日期:
2006年7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字数:
9657字
所属图书:
社会学视角下的和谐社会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乌尔希里·贝克是社会风险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1986年出版的《社会风险》一书中,他提出了风险社会的概念,随后又发表了《风险时代的生态政治学》、《全球风险社会》等论著,形成了他关于社会风险理论的基本框架。贝克的社会风险理论以反思现代化为视角,沿着风险分配的逻辑、个体化法则、科学和政治的衰微这三条路线展开。其风险理论在西方社会影响最大,英国伦理、社会与环境危机牛津研究中心的研究员莫里·J.科恩指出“贝克的社会风险概念具有相当可观的潜力,因为它解释了三个敏锐的问题,即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制造风险的责任、高科技带来了风险的普遍性和抽象科学研究的不充分性。”转引自薛晓源、周战超:《全球化与风险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第26页。

关键词:

作者简介:

吴金芳:吴金芳,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硕士研究生。

文章目录
·风险的界定
风险社会的微观透视
  • 1.风险地位是对传统阶级地位的超越
  • 2.工业社会是一个现代的封建社会
  • 3.个体化生涯的制度化与标准化
  • 4.不充分就业
科学和政治的衰微
  • 1.科学研究的不充分
  • 2.政治有组织的不负责任
风险理论研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 1.有助于提高国民的风险意识和风险心理承受力
  • 2.为我国实际风险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3.建立科学的社会风险预警系统,积极应对与预防社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