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产业转型升级和梯度转移中的劳动者素质
作者:
出版日期:
2015年2月
报告页数:
73页
报告字数:
65064字
所属图书:
产业转型与就业对策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02.172-244
刘燕斌
袁良栋
摘要:
如果产业转型进行得顺利,中国将在产品创新和国际性品牌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甚至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领跑者。否则,若中国仍然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下游,其地位将被印度等人口红利旺盛者取代,中国也将在企业丧失原有竞争优势的情况下,最终导致经济衰退。因此,中国要赢得产业研发、全球市场“争夺战”,人才资产的储备将成为取胜的关键。人才资产,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即劳动者的“数量”与“质量”,此二者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未来的人才供给是否能够满足由产业转型升级所带来的人才需求在“质”与“量”(即人才结构)上的变化。
关键词:
产业转型升级
劳动者素质
梯度转移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
《产业转型与就业政策》总论
产业转型升级和梯度转移中的就业形势及发展趋势
产业转型升级和梯度转移中的重点群体就业问题
产业转型升级和梯度转移中的就业政策
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梯度转移的主要情况与发展趋势
典型国家和地区在产业转型升级和梯度转移中促进就业的经验与教训
刍议技能教育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扬州产业转型升级研究报告
2016~2017年南宁市科技发展状况分析及展望
2016~2017年扬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梯度转移中的劳动者素质现状
劳动者素质的概念及其结构
劳动者素质现状
劳动者素质的变化
第二节 我国产业发展对职业和劳动者素质的影响
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对职业结构的影响
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及职业变化对劳动者素质的影响
我国产业发展趋势及其对职业和劳动者素质的影响
第三节 产业转型升级和梯度转移中的劳动者素质问题分析
劳动者素质不适应产业转型升级——供给、需求矛盾
产业梯度转移中的劳动者素质供求矛盾
典型劳动者群体素质问题分析
教育培训制度政策和人才制度政策、问题分析
面临挑战
第四节 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劳动者素质提升的对策建议
基于产业发展构建“前置”的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学以致用”的教育体系
大力发展“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
大力推进、完善企业培训制度体系
完善适应“职业发展”的终身学习制度
第五节 结论
(一)制定具有前瞻性的人才培养战略
(二)进一步完善教育体系
(三)以就业为导向,加大职业教育发展力度
(四)以能力为导向,加强企业培训激励,造就高素质劳动者
(五)创造终身学习环境,促进人才与产业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