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全球化视阈下中国道路的理论框架

作者:
张建君
出版日期:
2011年9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字数:
14813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科学学术前沿(2010~2011)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是在全球化视阈下对中国道路进行的理论研究。首先指出全球化是基于非零和博弈的帕累托改进,其次谈到由于发展道路及文化积累特征的差异,制度效率便有所不同,认为发展的阶段差异格局决定了参与全球化的能力的不同,而参与国际分工的强度则导致了合作模式的可行性,接着介绍了市场经济制度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制度的形成,最后提出,发展道路的成功是源自嵌入全球化的阶段性进程并对中国道路的全球化进程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中国道路理论框架全球化 

作者简介:

张建君:经济学博士,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甘肃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文章目录
·全球化是基于非零和博弈的帕累托改进
·制度效率源自不同的发展道路及文化积累特征
·发展的阶段差异格局决定了参与全球化的能力
·参与国际分工的强度导致了合作模式的可行性
·市场经济制度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的制度形成
·发展道路的成功源自嵌入全球化的阶段性进程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