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徐宇珊
机构:深圳市社会科学院
个人简介:

管理学博士,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政法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领域为社会组织、儿童友好等。

  • 知行者说:深圳公益人访谈录
    徐宇珊 主编 出版时间: 2021年04月
    本书对深圳18位公益领域的开拓者和从业者进行了深度访谈,通过一个个社会组织创业者、从业者的生命故事,展现深圳社会领域这几十年来的发展,反映公益行业所处的制度环境的变化以及深圳40年来的变迁。
  • 深圳市社会组织税收管理研究
    出版时间: 2011年11月
    税收管理对规范发展社会组织具有重要意义。深圳的社会组织面临的税收问题主要包括民办非企业单位无法获得公益捐赠税前扣除资格、难以享受到一些税收优惠政策,营业税负担重,免税资格覆盖面窄,等等。政府应当加强社会组织税收征管,将税收管理作为降低直接登记风险的手段之一;加大社会组织税务管理在其内部治理中的考核比重;探索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分类管理制度;利用特区立法权,探索法律法规的完善,争取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向国家税务总局和财政部反映社会组织的税收问题。
  • 放权与赋权:政府推动下的公民社会成长之路
    出版时间: 2010年05月
    社会组织是构建公民社会的重要载体和组织基础,在社会组织发展的过程中,深圳市坚持进行组织创新,实现行业协会民间化和无主管化,并规定对工商经济类、社会福利类、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实行由民政部门直接登记管理的体制,为社会组织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力提高了公民社会水平。
  • 非营利组织筹款模式研究——兼论世界宣明会筹款模式
    出版时间: 2009年06月
    围绕捐赠与受益双方主体是单一还是多数,逻辑上存在多对多、一对多、多对一、一对一等四种排列组合,各种组合均有利弊。通过个案分析发现,世界宣明会善款的筹集和受助群体的受益模式类似于哑铃型结构。中间的制度环节充分保证了“哑铃”两头大量捐赠者和受益者之间关系的畅达,从而有效实现了组织使命。该模式对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筹款及散财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 2009年中国慈善组织发展报告
    出版时间: 2010年10月
    2009年中国慈善事业蓬勃发展,慈善组织数量增长迅速。慈善组织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资金、能力建设、信息、智力支持等类型丰富、覆盖广泛的支持型组织;慈善组织的运作水平不断提升,引入市场化的公益营销手段,举办电视公益大赛和公益项目展示交流会等宣传活动;大额股权捐赠,成为慈善捐赠的新动向;2009年慈善组织面临的政策环境喜忧参半,一方面地方政府进行大量的政策创新,建立培育当地慈善组织发展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全国层面的税收政策难以为社会组织提供切实的优惠。
  • 深圳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报告
    出版时间: 2020年04月
    本报告梳理了国家和广东省、深圳市对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总体要求,介绍了近几年深圳市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基本情况,在剖析社区社会组织本质特征的基础上,厘清其角色定位是满足社区居民多元需求的自治载体。从深圳的若干实践案例中可以看到,社区社会组织已经成为社区治理中的重要力量,在提供社区服务、扩大居民参与、培育社区文化、促进社区和谐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些作用的发挥与深圳各区(新区)采取的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的做法和经验密不可分。
  • 从封闭到开放:中国基金会的“散财之道”
    出版时间: 2010年04月
    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中国基金会的“散财之道”,即中国基金会是如何花钱的,花钱的方式正在发生哪些变化。归纳总结诸多国内基金会的散财方式,根据公益项目实施机构的范围以及基金会确定项目实施机构的方式,将中国基金会的“散财之道”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类型。封闭式散财的特点是封闭性与垄断性,指令性与行政性,低成本与低费用。这种散财方式运作方便、实施迅速,可降低基金会的行政运作成本,提高公益财富的使用效率,但可能侵蚀基金会的社会性和民间性,模糊基金会与政府的行为边界。开放式散财的特点是开放性、透明性、竞争性和选择性,可使社会公益资金真正进入公民社会部门,在社会中高效运转起来。伴随着民间组织三十年的发展,中国基金会的散财方式正在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表现为项目实施机构的扩大和公开竞争机制的引入。开放式散财将促进我国基金会担当起第三部门支持性机构的重任,成为中国公民社会的引擎!
  • 社区服务中心的项目化运营:基于深圳经验的探讨
    出版时间: 2015年07月
    项目化运营被认为是提升社区服务中心运作专业性和效率的重要路径,但实践中对项目化运营的理解往往存在偏差。本文以深圳的实践为例,探讨了对社区服务中心项目化运营的本质及实现路径。本文提出,社区服务中心的项目化运营是指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社区服务中心的运营者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目标,通过开发和实施公益项目的形式来提供专业社工服务、促进社区发展的管理与运营方式。社区服务中心项目化运营的路径选择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活动到项目,是单个社区服务中心自主进行项目研发和实施阶段;第二阶段由项目到组织,探讨社区服务中心的项目如何扎根社区;第三阶段是项目的品牌化拓展,即如何将一个中心的项目变成机构品牌并拓展到多个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