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罗红光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个人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人类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社会文化人类学。

    暂无内容
  • 1996~199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总报告
    出版时间: 2017年07月
    1996年的社会形势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其特点: 基本格局稳定、发展 势头良好、改革进程加快。
    关键词:
  • “公共服务社会化”的一项实验性研究
    出版时间: 2013年12月
    “福利经济学”倡导者(以阿马蒂亚·森为代表)提出:福利制度所赋予的不是在物质上给予人们一种东西,而是给予受助群体某种生产能力,即“为工作的福利”(welfare to work)论。改革的目标是摆脱“施舍-感恩”的二元思维定式的福利模式。作为本研究主题的“公共服务社会化”,是在承认既存的公共服务的国家模式(福利国家)和公共服务的市场机制(福利经济)的基础上,从文化角度探索公共服务的人性、主体性和公共性。研究表明:在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位一体中,中国需要明确社会的力量,尤其需要探索社会力量中人的问题,即利他行动中的伦理问题,这将有利于进一步思考和实践制度的伦理问题,这恰恰也是中国或缺的部分。
    关键词:
  • 不等价交换的研究
    出版时间: 2000年10月
    关键词:
  •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变迁”国情调研考察报告
    出版时间: 2014年01月
    2013年5月,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组织了名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变迁研究”的国情调研活动,社会人类学室成员积极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并且考虑到人类学这个学科田野工作的特性,决定一是将本室调研重心集中在广西金秀县大瑶山地区;二是适度延长调研时间(多出七天);三是结合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心近年来举办夏令营的传统,为发动更多的青年学子来共同完成调研任务,组织了“2013年广西大瑶山人类学田野工作营”。这一动议得到所领导和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通过上述三个举措,本室出色完成了2013年度国情调研人类学篇的工作。
    关键词:
  • 人类学研究综述
    出版时间: 2008年03月
    本文介绍2003年以来,中国人类学研究和发展仍然属于变动和调整期。变动反映在以下几点:1、全球化趋势对中国人类学研究方向的影响;2、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包括“和谐世界”)的建设为中国人类学研究和发展搭建了一个思想平台;3、社会问题的公共性导致的跨学科研究与对话。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