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人类学研究综述
作者:
罗红光
庄孔韶
景军
王建民
高丙中
出版日期:
2008年3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字数:
14941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学年鉴2003~2006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03.167-178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摘要:
本文介绍2003年以来,中国人类学研究和发展仍然属于变动和调整期。变动反映在以下几点:1、全球化趋势对中国人类学研究方向的影响;2、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包括“和谐世界”)的建设为中国人类学研究和发展搭建了一个思想平台;3、社会问题的公共性导致的跨学科研究与对话。
关键词:
文化遗产
影视人类学
人类学
传统人类学
NGO研究
作者简介:
罗红光: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人类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社会文化人类学。
庄孔韶:
景军:
王建民:
高丙中:
相关报告
物质文化研究的格局与民具学在中国的成长
萨满教研究的基本问题范畴
回到原点,从历史出发研究屯堡
以屯堡文化及地戏为例论文化遗产传承中的生养制度
根深蒂固习久远——屯堡文化的传播形式与价值
哈尼族梯田文化的内涵、成因与特点
南宁市加快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对策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下少数民族建筑景观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兼谈日本学者的理论与实践
“生产”与“再生产”:过桥米线的遗产化与地方文化再造
文化遗产视角下藏词式歇后语的抢救与发掘——以屯堡人的“言旨话”为个案说起
文章目录
人类学学术发展
(一)传统人类学的研究
(二)海外民族志
(三)社会发展与公共卫生
(四)NGO研究
(五)影视人类学
(六)文化遗产研究
(七)民族志研究的核心问题
人类学学科建设
(一)学术交流
(二)学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