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谢雨锋
机构: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个人简介: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社区社会工作、社会调查与方法。

    暂无内容
  • 陕西公众食品安全感调研报告
    出版时间: 2009年03月
    本篇首先介绍了公众对食品安全总体评价,然后是食品安全问题的深层次分析,最后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信心及建议。
    关键词:
  • 重新思考焦点小组方法——关于知识生产的报告
    出版时间: 2010年07月
    关键词:
  • 妇女与健康:妇女非政府组织的行动与促进
    出版时间: 2010年08月
    本文从妇女民间组织对妇女健康的关注这一角度入手,对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以来妇女民间组织在健康领域的研究与行动进行了梳理,对妇女民间组织在健康促进中的行动策略以及取得的成就进行了总结,提出妇女民间组织在健康促进中所遵循的理念和行动的关注点是社会性别、赋权、参与、网络化、共意性和能力建设等,并描述了妇女民间组织健康促进的进程和总体特征,以及在市场经济不断推进和全球化背景下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内外部挑战,进而对妇女民间组织未来如何在妇女健康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
  • 四川省妇联“对农村妇女阴道炎防治的行动研究”项目
    出版时间: 2010年08月
    四川省妇联“对农村妇女阴道炎防治的行动研究”项目从关系妇女的身体健康入手,通过渐进的社区健康促进系列行动,推动妇女理解自身的需求,打破“沉默的文化”,建立支持网络,实现了增加妇女权力的目标。本文对这一项目进行了回顾总结。
    关键词:
  • 陕西公众对社会保障政策及状况的基本评价
    出版时间: 2010年05月
    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社会政策和社会立法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和社会为补偿现代化过程中被削弱的家庭保障功能,帮助全体社会成员对付现代社会中的社会经济风险,运用社会化的保障手段,依法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的经济福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政策直接受益者的陕西公众对陕西现行的社会保障政策及状况持何种评价?这正是本研究要予以关注的问题。本课题侧重于从公众对陕西社会保障状况、重要度、满意度的评价,对陕西社会保障政策的认知度,对陕西社会保障政策面临问题和困难的认定以及对社会保障政策的建议等方面开展调查,并以陕西公众对社会保障政策及状况的基本评价为中心完成了调查报告。
    关键词:
  • 西安市社会诚信状况调查报告
    出版时间: 2010年05月
    诚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社会文明的象征。诚信作为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原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已成为政府、公众和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次调研的基本问题是,公众、企业和政府部门人员对西安诚信现状有何感受和评价?西安诚信状况存在哪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
  • 西安市计划生育贫困家庭状况调研报告
    出版时间: 2010年05月
    人口问题是制约西安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西安市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关注计划生育家庭,落实有关奖励优惠政策,尤其是完善针对“计生贫困家庭”的相关政策是构建和谐西安的有效途径。本研究的主要目标:1.了解西安计生贫困家庭的生活现状;2.了解造成西安计生贫困家庭生活现状的原因及其面临的困难和需求。本研究采用的主要调查方法是问卷法与访问法。
    关键词:
  • 2016年社会热点、焦点事件:陕西公众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出版时间: 2017年01月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社会发展的关键之年。本报告从社会舆情的视角,对陕西公众关注和讨论的热点、焦点议题进行了汇总分析,收集整理年度社会“流行词”,反映公众对其的认知与评价。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本年度各类社会事件的关注度呈现明显的差异性。中国女排荣获奥运冠军、杭州G20峰会、严打电信诈骗犯罪等社会影响较大的事件引起广泛关注。在社会流行词中,“女排精神”“一带一路”排在前列。在陕西主要社会事件和活动的社会影响中,“落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排在首位。通过这些热点、焦点事件等反映出陕西公众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思考、期待与展望。
    关键词:
  • 陕西2016年社会心态调查分析报告
    出版时间: 2017年01月
    社会心态是体现社情民意和公众情绪的重要标志。本报告对陕西公众2016年的社会心态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公众当前的社会心态积极向上。具体来看,“自豪感”、“社会认同”和“社会凝聚力”等均获得了公众较高认同。多数受访者对自己的生活状况持乐观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公众对陕西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成效的肯定。在自我心态整体评价上,多数公众的心理状态呈现乐观态势,具有较多的愉悦感、生活充实感和自信心。在未来发展预期和信心方面,八成公众对陕西社会经济发展充满信心。在优化社会心态建设上,“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实际收入”位于前列。同时,公众还提出了其他相关建议。
    关键词:
  • 陕西公众对“延安精神”认知的调查分析报告
    出版时间: 2017年01月
    “延安精神”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本报告分析了陕西公众关于“延安精神”概念、核心内涵及其时代价值的理解、认知状况。公众主要从“延安精神”的代表性人物/群体、标志性地域及精神内涵等方面表达了他们心目中的“延安精神”。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延安精神”持有较高的知晓度,其中“白求恩精神”“整风精神”“南泥湾精神”更为人们所熟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最受公众认同的核心内涵。关于当前宣传“延安精神”的意义,提及率最高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多数公众认为坚持“实事求是”是践行“延安精神”的重要保障。同时,公众还就当前弘扬“延安精神”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