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郭冬生
机构:中华女子学院中国女性教育研究中心
个人简介:中华女子学院中国女性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研究员、博士
  • 中国妇女教育发展报告No.1(1978~2008)
    宋胜菊 郭冬生 张李玺 副主编 ; 莫文秀 主编 出版时间: 2008年10月
    《中国妇女教育发展报告No.1(1978~2008)》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反映女性受教育状况、展示改革开放以来妇女教育发展成就的著作。该书基于大量统计数据和调查资料,运用社会性别分析方法,对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普通本专科教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扫盲教育以及学前教育的发展进行了详细分析,对北京、湖南、甘肃、重庆、云南、河北、辽宁等省市的教育发展进行了性别分析,并将大陆妇女受教育的总体状况同世界若干国家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对改革开放30年大陆女子院校的发展、高校性别意识教育的演进、性别平等教育研究、妇女/性别研究的学科化等进行了系统梳理。该书较好地体现了蓝皮书的实证性、原创性、前沿性、前瞻性等特点。它能够为读者提供有关妇女教育发展的最新、最权威的信息资料及研究成果,对于帮助各级政府和妇联组织把握妇女教育的脉络,帮助学者和社会人士了解妇女教育的现状,开展国际、国内妇女教育研究成果的交流,推进妇女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 中国妇女教育发展报告No.2
    郭冬生 刘梦 副主编 ; 张李玺 主编 出版时间: 2012年12月
    女子学校是指以女子学校命名并以女生为全部或主要教育对象的各类教育机构。它涵盖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个层次,具体分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等类型。中国大陆女子学校是当代中国女子教育院校的主体。中国大陆不仅办有多所女子高校(含独立设置的女子本科和高职院校、大学内设女子学院)、女子中学(含招收男生的女子中学)和妇女干部学校,而且办有多种类型的女子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含独立设置的女子中专、职业技术学校、职业高中以及依托其他教育机构设置的女子中等职业学校)。 总体来讲,中国大陆女子学校主要分布在中南、东北、东部沿海省份的大中城市,一般办学规模都不大,超过1万人的学校比较少见。从办学体制看,女子学校以公办为主,以各级妇联主管为主。女子学校以培养具有性别平等意识的高素质现代女性人才为己任,克服传统文化的性别偏见,根据女生身心发展特点实施针对性教育,并为此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在教学、科研、管理、德育等方面具有一定特色。各女子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注重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的办学格局,已成为一种可选择的优质教育资源。 女子学校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环境,是探索女生成长成才规律的试验田——这里比主流的男女混合学校更能唤醒女性的自觉,更能张扬女性的个性,更能造就职业和人生均衡发展的现代女性。但女子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专业建设、队伍水平、经费投入和发展环境等方面仍有待改善。因此,女子学校要加强战略规划和内涵建设,注重提高队伍素质和科研水平,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和发展环境,向着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女子教育目标迈进。
  •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妇女教育发展总报告
    出版时间: 2008年10月
    本篇首先介绍了我国妇女接受教育的基本状况,并进行了我国妇女教育状况的国际比较,然后探讨了我国女子教育院校的发展,分析了我国妇女教育的政策和法规,以及我国妇女教育的理论研究,最后提出了我国妇女/性别研究的学科化,并给出发展我国妇女教育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 我国女子院校发展综述
    出版时间: 2012年12月
    本文首先界定了女子院校的概念,然后介绍了我国女子院校的发展状况,最后提出了女子院校面临的问题与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
  • 《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教育目标与措施解读
    出版时间: 2012年12月
    本文对新旧《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中有关“妇女的教育发展目标、教育发展措施”等内容进行比较,继而就如何推进妇女在教育领域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