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周福林
机构:
个人简介:

男,博士,河南财经学院人口发展研究所所长,统计学系副教授

    暂无内容
  • 我国留守家庭状况的统计研究
    出版时间: 2010年08月
    在我国社会转型和人口城市化过程中,成年人口尤其是成年男性人口是人口流动外出的主体,其他的家庭成员一般留守在户籍地。这种非家庭化的人口流动,使众多的家庭成为以家庭成员分别居住在不同地点为特征的“分离家庭”(Separated Family)。一个完整的家庭分为两个部分,在人口流出地的部分即所谓的“留守家庭”,在流入地的部分即“流动家庭”。留守家庭是我国从二元社会向一元社会转变过程中凸现出的重要社会现象,而且已经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关注。2004年,《人口研究》编辑部针对农村留守家庭问题举办了专题论坛,而国外对因人口跨国流动而产生的留守家庭也有相关的研究。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会随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这些变化可能有利于社会和个人的发展,也可能会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以家庭主要成员缺位为特征的留守家庭,其赡养老人、养育子女等功能的弱化,影响着留守家庭成员的生存与发展。目前我国留守家庭究竟有多少?留守家庭的基本状况如何?这是我们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和城市化过程中必须把握的基本社会事实。但对于留守家庭,目前只有个案的新闻报道,缺乏对全国留守家庭基本情况的认识。在此,我们试图使用人口普查数据,通过数据的深入分析和挖掘,对全国留守家庭的家庭人口学特征进行揭示。
    关键词:
  • 中国留守妇女状况研究
    出版时间: 2008年12月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人口的流动性不断提高。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由于外出劳动力的主体是男性,老人、妇女和孩子留在户籍地,于是农村出现了“386199”现象。“38”即是指留守妇女群体。由于丈夫在家庭生活中的缺位,加重了留守妇女赡养老人和养育子女的家庭负担,降低了留守妇女的精神生活质量,部分地区针对留守妇女的犯罪案件有所增加。留守妇女问题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中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重视的问题。一些地方的妇联和研究机构开展了关于留守妇女的典型性调查研究,与留守妇女相关的文献也在迅速增加。但中国人口流动究竟导致多少妇女留守?留守妇女的地区分布、年龄构成和家庭结构怎样?这些是典型调查无法回答的问题。为此我们利用人口学方法对人口普查数据和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进行了深度开发,以定量认识中国留守妇女基本状况。因为人口普查中没有涉及留守妇女生活状况的调查项目,为了更深入地认识留守对妇女生活状况的影响,我们在河南农村对部分留守妇女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853份。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