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留守妇女状况研究

作者:
段成荣 周福林 杨舸
出版日期:
2008年12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字数:
8533字
所属图书:
2006~2007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人口的流动性不断提高。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由于外出劳动力的主体是男性,老人、妇女和孩子留在户籍地,于是农村出现了“386199”现象。“38”即是指留守妇女群体。由于丈夫在家庭生活中的缺位,加重了留守妇女赡养老人和养育子女的家庭负担,降低了留守妇女的精神生活质量,部分地区针对留守妇女的犯罪案件有所增加。留守妇女问题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中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重视的问题。一些地方的妇联和研究机构开展了关于留守妇女的典型性调查研究,与留守妇女相关的文献也在迅速增加。但中国人口流动究竟导致多少妇女留守?留守妇女的地区分布、年龄构成和家庭结构怎样?这些是典型调查无法回答的问题。为此我们利用人口学方法对人口普查数据和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进行了深度开发,以定量认识中国留守妇女基本状况。

因为人口普查中没有涉及留守妇女生活状况的调查项目,为了更深入地认识留守对妇女生活状况的影响,我们在河南农村对部分留守妇女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853份。

关键词:

中国留守妇女状况研究

作者简介:

段成荣: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周福林:男,博士,河南财经学院人口发展研究所所长,统计学系副教授

杨舸:女,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口流动与人口发展。

文章目录
概念、数据和鉴别方法
  • (一)概念
  • (二)数据来源
  • (三)研究方法
留守妇女的人口学特征
  • (一)留守妇女的总量和年龄构成
  • (二)留守妇女的地区分布
  • (三)留守妇女的家庭地位
·留守妇女的形成原因
·留守状态对留守妇女婚姻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结论与建议